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5万大众车采用鼓式刹车,挑战市场底线?

称之为梦幻之车的大众国产纯电动车,终于在11月3日登场了。

这就是的ID.4系列车型。新车分为一汽-和上汽两个国产版本,对应的名称分别为ID.4 CROZZ和ID.4 X。

ID.4亮相当天,远在德国狼堡的汽车掌门人迪斯,发了一条微博对中国网友说,“迈向新篇章”。媒体报道也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将开启“电动化新纪元”。

确实如此,从哪个层面上看,ID.4都可以说是世纪重磅车型,甚至可以说是汽车帝国的“明日之星”、“未来之梦”。

把所有一切,压在纯电动上。为此,制定了庞大的纯电动推广计划。而ID.4是基于MEB平台打造的,最具标志意义的开山之作。



01

不过,一款如此具有重要意义的车,让中国网友惊了。

新车一亮相,媒体就发现ID.4系列车型的刹车,竟然采用了前盘后鼓刹车,也就是说前轮采用盘式刹车,后轮采用鼓式刹车。

有“好事者”拍了一张照片,传到网上,引发了一场“一边倒”的讨伐。

很多人搞不清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为,鼓式刹车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目前只存在于本田哥瑞捷达、 POLO等低端入门车型,和售价只有5万元的中国品牌廉价车中。

原因很简单,鼓式刹车成本低,盘式刹车成本高。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几乎都会选择盘式刹车;而一辆10万元以上的汽车,已经没必要去抠刹车盘的成本。

那么,ID.4是一款低价车么?显然不是,据官方公布的预售价,补贴后不高于25万元。

它是一款不折不扣中高级车,按照官方的定位,甚至是一个代表了最新科技和电动化技术的产品,一辆用新技术武装到牙齿的颠覆之作。

但还没正式上市,就遭遇如此致命的质疑,慌了,新车亮相的第二天,就匆匆忙忙进行了解释:

  1. ID.4单靠电机就足以减速,大部分都是用前轴进行刹车,使用刹车的次数少于燃油车。
  2. 做过调查,中国用户紧急刹车时才会使用后刹车。盘式刹车的优点是在所有场景下都能有较好的制动性,鼓式刹车继承了很多优势,有外壳保护更加坚固,抗腐蚀性很强,而且鼓式刹车可以使用到车辆生命周期结束,保养成本更低。
  3. 同时还能提高续航里程,因为盘式刹车会有多余的转矩,使用鼓式刹车摩擦小,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匀速驾驶时。这是一套最先进的刹车系统。

这是的原话,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把它分成了三点。但即便如此,还是看不懂混乱的逻辑,以及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采用鼓式刹车:

纯电动车因为搭载了大量电池,往往比传统燃油车重很多。ID.4的续航达到了500公里,电池搭载量自然不少。

因此,ID.4的车重达到了2.12吨,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重了半吨,更别说和车重只有1.3吨左右的小型轿车、POLO等相比了。

越重的运动物体,惯性越大,刹车也越难。汽车也是如此,理应搭载性能更好的制动系统才对。国内很多纯电动汽车,为了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甚至舍弃了铸铁的刹车盘,采用了价格更高的碳陶瓷通风刹车盘。

第二个点解释也让人莫名其妙:“做过调查,中国用户紧急刹车时才会使用后刹车”。

我们分析了一下,可能这位高管表达没有很清晰,或者是口误。我们翻译一下,大概意思应该是“紧急刹车时后刹车才会被高强度使用”,因为使用强度不高,可以用便宜的鼓式刹车代替。

鼓式刹车缺点明显,不容易散热。大力踩下制动踏板时,容易让刹车产生热衰退,从而导致刹车效果不好,甚至刹车失灵。

盘式刹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点,散热效果好,可以配合ABS和ESP进行高频次刹车。因此,鼓式刹车在乘用车领域已经很少采用,普遍用于商用车。

对于第三点回应有多糟糕,我们只能判断,回应者完全是即兴发挥。

使用鼓式刹车可以提高续航,完全不符合逻辑。理论上,不排除刹车确实有摩擦,产生少量阻力,但很明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不知道,的高管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几句话。但,这一次,一直被称作严谨的德国人,真的草率了!

02

简单介绍一下,鼓式刹车有一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称为刹车鼓,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鼓式刹车的成本较低、绝对制动力更高,被较多地运用在小型轿车的后轮。

绝对制动力高,也意味着体验不好,容易热衰退。所以,开鼓式刹车的车进行急刹车时,可能会听到刹车鼓发出不和谐的异响,类似于零部件摩擦声,有强烈的松散感。

尽管,目前没有公布ID.4的制动距离。在试验场,采用鼓式刹车的ID.4,不排除在电机的减速作用下,产生较好的制动成绩。

而在实际的用车场景中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可能面临雨雪、冰冻,或者长距离下坡路面等等极端状况。ID.4的制动安全性,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我们暂时放下鼓式刹车可能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探讨一下玩“大冒险”背后的原因。

采用鼓式刹车,的核心目的是降成本,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对于一辆售价20-25万元的汽车来说,采用鼓式刹车降下的成本并不大,实际上没有降低多少。

理论上,不应该在这个地方降成本。因为帕萨特迈腾途观等这个价位的车,甚至更低价位的车,都没有通过用鼓式刹车降成本。

这当然是外界的看法,不是的思维。心里苦,有几个人知道?

很清楚,纯电动卖得好不好,能不能取代燃油车,核心问题之一是售价高昂。而纯电动车在供应链上,成本没地方可以压缩。所以,的纯电动车,成本必须比燃油车压得更厉害,而且只能压缩传统构件。

另一个层面,的纯电动车,面对的是一大波中国品牌车企的竞争。大家都是全新的平台和供应链体系,在完全没有规模优势去分摊成本的状况下,不但占不了便宜,而且很吃亏。

因为,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成本管理,外资巨头绝对干不过中国车企。比如控制人力成本、固定投入等等,中国车企甩国际巨头几条街。

第三个层面是,纯电动接下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混动,这是路线之争,也是全球霸主之争。

在合资品牌阵营里的竞争,的纯电动直接对手是日系的混动。纯电动目前完全没有价格优势,被混动碾压的形势不难判断。

丰田之争,不单是在中国市场,也是全球之争;不单是销量之争,更是技术路线之争。恩恩怨怨交织在一起,比任何时候都激烈,都事关生死。


争赢了,继续和平起平坐;输了,就可能丢掉一个时代。而目前,还看不到任何赢面。

所以,冒险了。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会冒更多的险。

对于普通的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信号。有一个网友在社交网络上,一句道破背后的逻辑: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又开始教育中国市场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