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BMW:微信上车,先行一步

编者按:面临当下的中国市场,宝马是否有足够的信息持续保持第一的优势?竞争对手也很努力,更重要的是,对手不仅仅是奔驰、奥迪等,而是特斯拉,甚至是中国新兴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相对而言,这些企业在智能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宝马将如何应对这些新选手的挑战?



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6月,豪华汽车品牌整体销量同比猛增27%,这个涨幅令人几乎忘记上半年还有疫情影响这回事,豪华品牌的战绩似乎从2019年辉煌延续到了现在。如果算1-6月的累计销量,豪华品牌仍在上半年录得0.6%的增长,对比合资20%、自主30%的跌幅,已经是无比幸福。


虽然深处幸福的增长之中,但是豪华品牌丝毫不敢大意。尤其宝马,去年好不容易拿到全球、和中国豪华品牌的双料冠军,如今上半年还是被奔驰险胜区居第二。显然不想重复2016年的故事——2016被超越后,的十年冠军路就此中断直到2019。


然后我们看到7月陆续落地了与苹果、阿里、腾讯的智能合作,高乐亦高调表态将在中国加大数字化业务的投入。727科技日发布会,宣布了与腾讯数字化战略合作,未来车型都将搭载微信车载版和腾讯小场景。

 


看起来,比起在电动化路线上的瞻前顾后,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显然要大胆和激进的多。


未来的入口,在中国


这也许是因为认准了未来竞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独家观点,全世界的主流及以上车企,几乎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每年超过2500万的份额,占全球9000万总量将近1/4了,怎么能不重视?


不过对于这种豪华品牌,更重要。


2019年以252万的全球销量“重回第一”,同时这一年在中国也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超过72万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约1/3,13%的同比成为当年最大的增长点。



不止如此,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对于而言,也呈现出可贵的韧性:数据显示,上半年产销两端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行业普遍出现大幅下跌,ABB三大豪华品牌也都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其中全球1-6月累计销量为84.2万,同比下降21.7%,而1-6月在中国市场累计下滑6%,远低于平均跌幅,二季度,在中国实现了17%的增长。在中国的销量成为全球业绩回升的主要拉力。


不管有没有疫情影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豪华品牌全球竞争力最主要的战场,一方面中国消费呈现升级+换挡双重趋势,豪华品牌迎来爆发期,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度参与者甚至引领者,中国市场对于新型技术的号召力、吸引力都非常强烈,这里最有可能演化出未来的技术路径——大车企应该都察觉到这一点。不管是体量大, 还是技术趋势,都使得跨国巨头纷纷加重在华投资,扩大布局,从产品到人事架构,中国专属已经成为惯例。


中国的入口,在智能


赢定中国就能更快赢定未来成为行业共识,这一点在“新四化”浪潮之下更加显著,中国和德国是在“电动化”方向上最为激进的两个市场,但不同于德国的是,中国在智能网联领域也同样激进,而这两年的趋势证明,中国已经成为智能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演练场。熟悉的人应该记得,2015年-2016年,中国的新四化主旋律是“电动化”,2017年开始,一些概念发生变化,对于电动化路径不再孤注一掷,从电动智能变成智能电动汽车,反映的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变化,也是政策方向的微调。如今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智能、自动驾驶更成为中国这块热土上,最具有未来想象力的入口。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市场,对于奥迪都是无法放松警惕的。前者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过于猛烈,成为头号对手,而且与中国市场的连接也相当紧密,北汽比亚迪吉利等国内大厂都有深度合作,的“耀出行”已经试图在中国攻占出行市场的TOP1定位。至于,多年积累更不必说,中国人关于的认识可能有一半都是来自,别说背后还有大众一汽上汽这几棵大树。在眼下的新四化中ALL IN电动化,已经手握眼下电池界当红选手宁德时代的两座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想要握紧如今已有的“胜算”,必须占据独特的优势,因此除了跟随中国这股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好像也别无他法。因此在智能化领域与中国本土的快速融合是未来拼图上最迫切需要的一块。


“激进”探路中国数字化


是豪华品牌中较早探索互联技术的,第一代IDRIVE技术诞生于2001年,如今已经演进到第七代。而在2016年到2017年,也面向新四化中的智能化、电气化投下重注。在2+4战略中,2指的MINI和BMW两大品牌,4则代表的“ACES战略”,即“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服务化”。2017年,研发投入460亿元,主要用于电气化领域。也是这一年,推出CAR DATA服务,希望通过数字化来推动企业转型。这一点,与中国市场上越来越火热的数字化浪潮不谋而合。


2016年前大中华总裁康思远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的演讲标题是“拥抱车联网时代”,同时也向中国市场介绍了车家智能系统出行魔镜(Mobility Mirror),这是一套希望实现智能家居与个人交通出行无缝联接的系统。在这之前,与小米进行了一次跨界联合,打造智能家居体验馆。这次跨界合作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的智能出行系统,那时候起,已经致力于在中国寻找最能契合自身优势,又最能代表中国新一代消费趋势的合伙作伴了。


2017年开始,与腾讯开启了越来越深入的合作从2017年的互联网产品到2018年车机端、手机端数字平台整合,以及2019年双方宣布合作建立中国高性能数据开发平台,双方的合作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也逐渐深入到了平台架构层面,进而延伸出车联网服务、自动驾驶等大方向上的合作。


据了解,腾讯与合作建立的集团中国高性能数据驱动开发平台,一年以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方面,为提供核心数据处理模块,在自动驾驶领域,双方构建数据驱动的开发云平台,有助于提升数据和计算成本和利用效率,打造自动驾驶研发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加速算法研发和落地。



而7.27科技日上,宣布腾讯最新的微信车载版、腾讯小场景(车载小程序框架)都将搭载到后续的车型上,这是双方在车联网生态上的最新尝试。可以参考的是,前不久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其开放智能钥匙权限,而首个合作品牌也是,这也是科技日上重点推介的信息之一。车载钥匙,车载微信,车载小程序,在开放的车内生态之路上显然走的比同行们快得多,优秀的合作伙伴是一个重要的助力。

 

面临当下的中国市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持续保持第一的优势?竞争对手也很努力,更重要的是,对手不仅仅是等,而是特斯拉,甚至是中国新兴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相对而言,这些企业在智能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将如何应对这些新选手的挑战?

 

具体答案还不太清晰,但目前微信、小场景上车,起码是比较具体的向前迈进了一步。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