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石墨烯电池量产?广汽新能源这又搞的哪一出?

阻碍纯电动车完全取代燃油车的因素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是充电速度。相比起燃油车那三五分钟灌满整个油箱的速度,一辆纯要完全充满,没个把两个小时绝对不行。而且随着现在纯电车的续航越来越高,充满电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有人做过计算,一辆NEDC续航700公里的纯,用现在主流的充电桩,从10%电量到100%,需要接近3个小时时间,你说你作为车主,这速度你咋忍?




难道就没有一种技术来彻底解决纯电车充电速度问题吗?有是有,这种技术叫石墨烯电池,从2005年开始,石墨烯电池就是全世界公认的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纯使用难题的终极技术。毕竟5分钟灌满80%的电量,这种速度可不是开玩笑的。要啥时候石墨烯电池真的装车了,那燃油车就真没活路了。




最近,广汽新能源在自家的官微上突然宣布,石墨烯电池研发成功,并即将量产在旗下新车型上。消息一出,引起了行业内的一阵轰动。但轰动过后人们却发现,真相并没有那么乐观。


//

石墨烯电池为何迟迟不出现?

//


石墨烯作为一种人造的超导材料,本身拥有很多自然材料不可能实现的特性。石墨烯电池的研发从上世纪90年代中(1996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全世界几乎每个有点实力的经济体都在搞,但进度一直很慢。即便到现在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石墨烯电池也只是在实验室内实现了成品。阻碍石墨烯电池量产的难题,主要是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上文说过,石墨烯是一种人造材料,要制造石墨烯需要用到非常先进的技术,使用非常先进的设备和大量高水平人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石墨烯成品的实验室不超过50家,其中就包括位于广州的广汽研究院。




因此目前石墨烯电池的状态属于已经在实验室造出来了成品,但距离大规模商用化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关键就是其天文数字一般的大规模量产成本。也就是说即便石墨烯电池这几年内真能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它的第一个客户也只可能是各国的军队等重要领域,这种技术下放到民用级的时间,还会更长。


//

的石墨烯是怎么回事?

//


前面我们提到,广汽研究院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已经可以造出石墨烯电池成品的实验室。的高调宣传,基于的就是这么一个事实。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也不然。




先看上面这张图,这台看起来有点历史的手机名为华为P9,诞生于2015年。为什么要说这台手机呢?因为这台手机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早使用石墨烯负极电池技术的手机之一。所谓的石墨烯负极,就是在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电池的负极中加入微量的石墨烯。这些石墨烯的加入能改善电池的高低温适应能力,也能有效延长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在这种技术之前,锂电池普遍循环次数是500-800次,而华为P9当时宣传的电池循环次数,达到了1000次左右(实测800次左右),依靠的就是石墨烯负极技术。




石墨烯负极电池如果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石墨烯电池(因为它有石墨烯这种元素),华为P9一开始也是这么宣传的。再考虑到目前整个世界的纯行业,没有一家车企能自己制造电芯,所有电芯都是购买供应商的成品。而石墨烯负极这种技术,目前在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电池或者其他主流车用动力电池电芯供应商里,都算是一种售价较高,但早已经实现量产的,不算新的技术了。




所以高调宣称的石墨烯电池量产装车,其实是把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拼合到了一起。一方面,背后的广汽研究院,的确研发出了真正的石墨烯电池,5分钟充电80%的数据也是真实的。但另一方面,在新车上搭载的电池,是应用了石墨烯负极技术的三元锂电池




但即便如此,搭载了石墨烯负极技术的电池,仍然足够使得的新车在电池寿命上取得更好表现。在产品卖点上来看,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石墨烯负极技术电池,只要车企愿意下成本,其他车企也都是可以搭载的。的新车在这方面,并没有如宣传中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