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限牌”究竟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还是为了增加收入?

这几天不是陆续开始开学了嘛,意味着深圳外地牌限行又要恢复了,很多外地牌车的车主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心头一凉,我也是外地牌车主之一。所以我这几天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这个政策用意是什么?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车牌下放模式了,想要获得牌指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排队摇号方式获取,另一种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取,即使价格者得;但是尽管如此提供的方式,实际上某些时候竞拍提供的量要大于的量。

2019年6期的时候竞拍下放的指标数量比指标下放的数量多了一倍,而且这一期是基数最大一期,说指标不够用完全不符合常理呀,为什么竞拍指标可以增加这么多?

我个人认为限牌最大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还有一种就是通过竞拍的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交通基础建设;但是现在车牌价格竞拍是居高不下不下,同时竞拍投放量也高于投放量,明显是筹资作用大于缓解交通压力。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控制新车增量目前来说确实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这里要区分一下就是缓解交通压力是控制每天车辆的使用量,就是每天在路上跑的车少点拥堵自然就没那么严重,现在实行的政策明显就是控制车辆的保有量。

难道不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大家出门开车的频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拼车出行),同时倡导降低保车辆的闲置率(出租私家车),通过这些方法不是效果不是更好嘛!

限时新增保有量就算了,但是又仅仅是限制的数量,竞拍数量却是不断增加,感觉更多的就是为了多增加收入,这就好比公司为了防止大家迟到设立了罚款的考核机制,但是又开了个后门,只要大家愿意多交钱,迟到也是可以的,这究竟是为了不让迟到呢?还是老板想挣员工钱?

按照16188个指标计算,平均成交31959元/个,合计单个月光是个人指标收入就达到5.17亿元。

限制车牌同时也抑制了车辆产业了的发展,明显是违背了国家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初衷,本来作为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比较强,可以更好推动国家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可能三个三线的消费能力都未必有一个一线消费能力强,但是又被限牌给压制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买车就变成了刚需,居然本地限牌了那就只能上其它地方的车牌,大量的外地牌在本地行驶不是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嘛。上牌要缴纳购置税,这部分费用对于当地来说也是损失呀!

我觉得唯一能解释就是竞拍的收入要高于其他方面的收入,同时保有量增加速度不高有利于当地车管所的管理,也许这就大家说的“钱多,事少”的工作吧!

很久之前那句“来了就变成人”已经变味了,其实还想了很多类似于这样的疑惑,但是无奈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表达,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留言补充自己的观点。

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牌获取的限制条件:个人申请机动车号牌需要符合户籍和名下无登记机动车等条件。通告规定,人须是市户籍人员或缴纳两年以上医保并持有居住证件的人士。同时人还应当持有准驾车型为C或以上的机动车驾驶证,且在个人名下无机动车登记。

在企业车牌方面,需要企业在上一年度向本市税务部门实际缴纳税款总额达到3万元的可以获得1个。税款总额每增加100万元的,可以增加1个。累计达到8个后,税款总额每增加200万元的,可以增加1个。当累计达到12个后,税款总额每增加1000万元的,可以增加1个。

希望每个的朋友都运气爆表,即可获得指标。购车0距离(公众号),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些买车用车的相关的问题。

易车号作者提供文章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