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开局就奔跑、起步即冲刺!东风H事业部能否如愿冲高

新能源观察

汽车新能源行业风向标

5月6日,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竺延风发表公开信,“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冲刺”言辞精准而犀利,从他的信中,我们可以获取到三个重要的细节:

1、受到疫情影响,东风H事业部的发布时间被迫推迟,但是今年的既定计划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2、全新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模式,组成了更年轻更有实力的团队;

3、全新的高端品牌肩负重任,势必要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完全独立,东风底气十足

虽然还没有官宣,但是基本可以确定,全新的H高端电动车品牌不会从属于旗下的任何品牌,是完全独立的存在,类似于东风风神一般。

这样做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h事业部负责人尤峥曾公开表示,目前全系的车型最高的售价也不过15万上下,消费者对于的认知也大多停留于此,新品牌想要向上,就势必要在核心竞争力上作出提升,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智能化尤为重要,过分的控制成本来达到低价并不现实,独立出来更容易做出成绩。

当然弊端也同样存在,自建销售和各种各样的渠道,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还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但这对于而言依然是“从零开始”,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面临的重要难题。

早在19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公司的建立,是国内最先接触新能源领域的公司之一,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2005年完成了整车的研发工作,紧接着又用三年的时间针对三电技术作出突破性研发,2016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电产业化,以及正式推出了出行的各项业务。

2019年1月成立智新科技,专注于三电系统、燃料电池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虽然“H”品牌独立,但是在技术和产品端还是与出行、智新科技建立了深层的合作和联系,另外已经“废弃”的雷诺工厂,将供H所用,这些也正是H事业部坚实的基础和底气所在。

冲高路上 困难依旧重重

国内新能源市场一直处于“私家车伪命题”时代,何小鹏曾不止一次的谈到,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销量都来自于运营端,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上的产品少之又少。这是目前整个行业难以逃避的问题,H事业部虽然在硬件条件上处于先天的优势,且背靠大山不会像造车新势力动不动就面临破产。但对于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可一点都不少。

首先H定位高端品牌,现阶段已经规划了9款新车,涉及SUVMPV。考虑到品牌形象、价值以及市场认可度几乎为0,H确实是“开局就奔跑,起步就冲刺”。从去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市场进入下滑期,再加上疫情的双重影响,整体销量腰斩,第一季度的产量和销量仅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再加上C端销量极其有限,H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非常狭小,所面临的对手也都是在市场中洗礼和淘汰后留下的精英。

按照现在补贴政策的导向来看,H品牌的先驱车型大概率会在20万-25万这个价格区间,除了来自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的阻击外,还不得不面临特斯拉这座“大山”。可以预料的是,H品牌在短时间内依旧要走上“曹操专车”的老路,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模式,虽然可以很好的“创造”出销量成绩单,但是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往好里想H品牌或许会依靠出行获得更高的曝光度和用户体验,但从更加实际的角度来考虑,出行本身的市场占有率极其有限,而且既然定位高端,那么就不单单是“网约快车”那般草率,高端出行难度更甚。更何况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花高价钱来买一辆“同款出租车”呢?与其说出行是H品牌的坚实后盾,倒不如说是一把双刃剑来得实在。

笔者说:对于H品牌来说,突出重围占据一些市场并不难,但是想要真正的实现中国产业的引领者,难度可绝对不小。至少从目前来看,H品牌还无法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头上得到太多便宜。此次的被迫推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如何打好产品矩阵,找准营销策略都需要想的更加明白。

车舆传媒,业领先新媒体集群:[车舆]行业及车型辣评、[新能源观察]市场分析及行业高层专访、生活方式、[Miss car]一档diss为主,八卦有趣的脱口秀栏目。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