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五万级平价车大跳水,汽车价格战最新动态

如果5万元就能喜提一辆新能源汽车,你觉得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暗藏玄机的消费陷阱?

这年头,汽车价格战的硝烟都烧到平价车市场了,说白了,有人偷着乐,就有人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2024年上半年,多少汽车经销商集团哭晕在厕所?

盈利预警一个接一个,利润直接腰斩50%以上。

你品你细品,经销商的日子能好过?

为了完成KPI,只能咬着牙低价卖车,甚至亏本赚吆喝。

更惨的是消费者,2024年3月,不少比亚迪秦的车主就炸了锅,电池衰减严重,续航里程缩水,这难道是传说中的“买家秀”和“卖家秀”?

这场“普惠盛宴”,真能让所有人吃饱喝足?

还是说,最终会变成一场“行业滑坡”?

当价格成了唯一的王牌,技术和服务会不会被无情抛弃?

要说这平价车战火是谁点燃的,那还得是比亚迪。

2024年5月下旬,一声炮响,海洋、王朝系列的入门款直接干到了5.58万元起,这一下,整个平价车市场都坐不住了。

零跑、吉利、别克、奇瑞,谁也不想掉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降,价格战瞬间蔓延到各个价格区间,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你以为这就完了?

No No No,还有更狠的。

2022年底,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到期,直接把消费者逼到了价格敏感区。

以北京为例,2023年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直接翻倍,消费者那算盘珠子拨得,比车企精多了。

没补贴?

可以考虑降价。

这降价的底气源自何处?

是否是车企出于良知的考量?

当然不是,背后隐藏着各种门道。

比亚迪以其自主研发的“黑科技”而闻名,包括全自研的三电系统、刀片电池生产线、智能驾驶技术以及高度平台化的生产模式。此外,比亚迪还自建了物流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成本效率。

然而,比亚迪能够应对挑战,其他汽车制造商未必能如此。

2024年初,众多Tier 1供应商收到了整车厂的降价通知,要求将供货价格降低5%至10%。

请仔细品味,这供应商会愿意吗?

中小供应商面临巨大压力,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存在破产倒闭的风险。

技术进步亦是原因之一。

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材料成本的下降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边际成本降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展。

然而,研发投入确实是一个无底洞,无论是新车型、新架构还是智能驾驶技术,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经过这一轮的价格战,谁是最终的赢家?

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占了一些小便宜,购车成本确实降低了。

然而,仔细思考后会发现,自主品牌的设计日益趋同,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

更令人痛心的是,二手车市场在2024年6月遭遇崩盘,一辆2022年的比亚迪秦PLUS DM-i的二手车价格大幅下跌,车主损失惨重。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的价格战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海外消费者开始对中国汽车的品质产生质疑,认为低价意味着低质量。

一些海外汽车制造商也开始效仿,将价格战延伸至国际市场。

简而言之,中高端市场早已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尽管新能源的渗透率有所提升,但新增用户数量却在减少,换购和下沉市场已成为主要战场。

行业巨头们开始清理市场,淘汰竞争对手,最终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方能成为赢家。

然而,汽车企业也倍感焦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资本市场对其表现也愈发挑剔,容错率不断降低,不积极进取便难以生存。

这场生存游戏最终将引领整个行业走向何方?

我们所追求的未来是怎样的?

汽车可以越来越亲民,但绝不能以牺牲品质和创新为代价。

如果有一天,5万元的车开起来像5000元的玩具,您是否会感到满意呢?

这场价格战,究竟是行业的福音,还是滑坡的开端?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请停止过度竞争,真的,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会陷入困境。

标签: 车价 价格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