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蔚小理”3年内一家不剩?蔚来先动手了!

蔚小理3年内,一家不剩!

前阵子,有位专家说了开头这句话!

这个非常“暴力”观点后面还跟了一句话,“蔚小理”最后能够独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

就在这句话说完之后,蔚来的动作来了。

蔚来发了内部通告,说要对旗下乐道和萤火虫等组织部门架构进行收缩调整。

难道,开头那句话要成真了?

这一次,蔚来包括产品研发、用户服务、车型营销等部门都是“动刀子”的核心。

而蔚来之前,极氪回归吉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主动收缩。

这两起事件,看起来没啥关系,但我们也能够隐隐感觉到——“要变天了”。

那么,车企怎么突然都开始战略转向?

是卷怕了?

还是口袋里真的没钱呢?

过去十年,中国车企为抢占新能源赛道,纷纷孵化系列子品牌。

这种“广撒网”策略,以前很香,放在行业增速放缓、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那就问题多了去。

研发重复、渠道重叠、品牌定位模糊,导致资源严重内耗!!!

蔚来的财报报表,就明确反映了这些问题。

2024年,蔚来营收创新高,但净亏损扩大至224.017亿元,直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而其中,全年的销售及行政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都呈现明显的同比增长,这都与新品牌的营销和扩张有直接关系系。

战略整合,正是这一背景趋势下的典型应对。

第一,对内整合最直观的好处便是降本增效。

譬如,极氪的回归就能方便吉利去全盘改革,着重内部结构性重组,通过“做减法”提升决策效率,集中资源打造爆款车型。

而蔚来,也同样能让蔚来主品牌、乐道、萤火虫的分层定位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内部资源争夺,向“敏捷型”组织进化。

整合之后,车型变少,企业的产品研发力量更聚焦,相应的成本也将下降。

这对车企影响来说“大也不大”,考验内部管理层的智慧。

第二,对外收缩整合能够“抱团取暖”。

可能某个品牌的销量成绩已经逐步跟不上市场行情或者品牌需求,但通过整合资源就能够实现规模经济。

这样,单个品牌的销量规模就上来了。

同时,车企往高效、集约化的方向转型,更好地应对车市如此内卷的大环境。

第三,对行业也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一方面,资源集中,车型减少,行业也不会过度内卷。

另一方面,车企正以更严肃的态度面对车市竞争,意味着新能源车市正逐步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接下来,在充分竞争的新能源车市中,就看谁能告别“内耗”,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事。

目前,汽车行业已然是“存量厮杀”的状态。

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可能将出现越来越多内部整合,深度整合的现象将持续下去。

而自主车企们,也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这一次,唯有“灵活者”生。

功夫拍案

蔚来与极氪的品牌整合,意味着新能源车市正逐步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车企战略的核心逻辑,也开始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求生”,通过资源聚焦、技术协同应对新能源市场的变革。

我认为,能否在智能化、全球化、规模化三大维度建立差异化优势,将决定车企的生死存亡。

目前市场的头部领军,无不是这“新三化”的佼佼者。

在这场变革中,“灵活者”生,“迟缓者”亡,行业的洗牌与进化远未结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