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途汽车,在这次上海车展之前,我对它仅有两个印象:车头前端银晃晃的蜻蜓标志,以及是第三家获得发改委项目批复的新能源车企(项目批复时间为2016年10月)。总的说来,和那些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公众眼前的几家新势力不同,前途这股新势力相当低调。
直到4月16日采访到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我才知道,陆群本人也与整个品牌包括logo蜻蜓的形象有许多相似,亲和、没有攻击性、敏捷而快速,还透着一股浓厚的工程师味道。
事实上,陆群的确出身工程师,从小他就喜欢机械、速度和驾驶。
小时候舅舅带着他第一次坐出租车,他雀跃地享受着速度带给他的神奇的窗外风景;读大学时第一次参观汽车厂,他为一个个零配件逐渐被工人组装成一辆车而感动;再到后来第一次开车……他对于汽车的热爱日渐加深,这份热爱也促使他考上清华大学研读汽车工程专业。在汽车工程师这个岗位上奋斗13年后,他放弃合资企业的高薪要职去创业,从最初的汽车设计(指长城华冠)到后来的整车制造,中国首个电动超跑品牌——前途汽车从他手中诞生。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一直以默默造车、低调安静的形象示人的前途,步子好像跨得有点慢,目前也仅上市了一款68.68万元的K50。但往深一点看,前途汽车的布局已是十分全面:
一、 自建工厂。前途汽车在苏州分别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二、 取得了两张“准生证”。已被核准生产汽车并上市销售。
三、 开设体验店。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5家已经开幕的体验店,今年年底前,前途汽车将陆续完成在深圳、杭州、南京、西安的前途驿体验店开设。
四、 产品线成熟。除去已上市的跑车K50以及即将在今年上市的小型车K20外,本次上海车展还推出了首款MPV概念车型,准备切入MPV市场。
与很多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前途似乎并不急于证明自己,它只需按照自己规划好的造车路子,有条不紊地走下去。也许正如陆群曾经所说的,未来的时代真正的较量更多的是智慧、软实力的比拼,影响别人往往是润物细无声,改变世界的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之间。
天道酬勤,我期待经历市场检验过后的前途,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下为采访实录:
01 三大平台、五款车型,前途汽车欲打造全出行场景驾趣体验。
汽车产经: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这次上海车展前途汽车带来了哪些比较亮点的车型?
陆群:今天上午开了发布会,有五款车展出,三个平台五款车。其中有我们的跑车系列,也有轿跑系列,还有一些未来车型,应该说这样一个很大的概念车规模同时展出还是很罕见的。5款车,第一是我们前途K50的跑车平台上的一个K50 Spyder Concept,这个是我们在跑车系列里面做得更加张扬、更加个性、更加的贴近自然这样的一个产品,专为那些更有个性需求的用户提供独特的产品体验。
除了这个之外,小型车平台上会有K20的准量产车型,还有K25 Concept的概念车型,面向年轻人提供跑车和轿跑车这类有驾驶乐趣的产品。
第三个平台就是我们的中大型平台,是对家用、商用的一种探索,包括轿跑等移动空间的车型,其实用嘴说还是很难表达的,您还是应该到现场看看我们的车型。
汽车产经:您刚刚说的K20,是计划在今年上市对吗,售价区间是多少?
陆群:我并没有被授权可以透露价格,我可以讲K20今年四季度量产,价格是面向年轻人,面向刚刚走入社会、刚刚成年、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这些人,一定是对于这些年轻的消费者是有吸引力的,年轻人能承受的价格。
汽车产经: K50 Spyder Concept的个性化定制什么时候开启?
陆群:个性化定制,我们车展上就开始一对一个性化定制。下一代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个性,而不是喜欢千篇一律大批量生产的东西,所以我们推出了定制的平台。
02 以主流价格做高性能跑车,陆群自信在越来越少人迷信品牌的新时代,前途汽车能用产品力征服消费者。
汽车产经:K50去年8月8日上市的,用户画像是怎么样的,能描述一下吗?
陆群:我觉得用户画像高度和我们原来的预想吻合,我们当初有一个描述是时代进取者,实际上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比较积极的,对自己有信心,而且用很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并不是那些简单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也并不是很有钱而没有追求的人,这是我们目前的用户画像。
汽车产经:算是小众的吗?
陆群:我不认为是小众,喜欢驾驶的人很多人都会喜欢K50。过去跑车卖得比较少,不是大家不喜欢,而是汽油的跑车太多了,要达到同等性能,一定是很贵。我们用技术把大家都喜欢的性能,都喜欢的驾驶乐趣带给大家,并用不是那么贵的成本。如果放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上来讲,我不认为不算小众。
汽车产经:您觉得它不贵,但68.68万这样的价格,消费者可以用来买保时捷、特斯拉,可能K50性能方面会更好一些,但是大家都偏爱知名品牌。我想问前途汽车的品牌定位是什么样的,是高举高打,还是品牌会下探?因为之前在营销这一块前途汽车一直很低调,现在请您分享一下。
陆群:我觉得首先68.68万不是便宜的价格,但是本身也不是富豪才能拥有的豪车价格,它已经进入主流消费人群,68.68万在主流人群里面算是高端,但是我不认为是那么高举高打的程度,我们还是面向主流消费人群来做这款车。
您刚才提到一句话,消费者会比较看重知名品牌,但我认为随着越来越年轻的消费者的到来,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甚至包括原来的消费者,现在个性化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真正迷信品牌的人会越来越少。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大家有自己的体验,喜欢上这个东西,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喜欢做出付出,做出决策,做出这样的消费购买。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大家不再是盲从跟随所谓的大品牌,只要你产品足够好,一定会被大家认可,一定会打动这些消费者。
03 强化先天设计优势,前途汽车计划把宙庆打造成高端的汽车个性化定制品牌。
汽车产经:长城华冠收购了宙庆这个做工业设计的企业,收购他的初衷是什么,前途汽车和宙庆个性化定制服务方面怎么分的?各自担任什么角色?
陆群:宙庆是中国最早的来自于台湾的工业设计的公司,应该说在汽车工业设计这个领域里面一个元老级的公司,他过去将近20年的发展里面沉淀了非常多的底蕴,几年以前我们收购了他的股权,成为他的控股股东,我们当时之所以做这个事,想在整个汽车研发设计整个产业链上延伸、拓展。过去长城华冠做汽车设计,我们看到下一步的趋势,汽车的消费、汽车的后市场、汽车的改装、汽车的个性化是一个趋势铺面而来。当时我们看到这一点,觉得要抓住这一点,所以我们控股了宙庆,把它变成了长城华冠旗下一个公司。
现在沿着这样一个战略,我们不仅把宙庆当成在汽车设计开发、产业链一个环节,更重要是把宙庆这个品牌打造出成为汽车个性化定制的一个品牌,但是一定是高端的。如果说你买了一个前途的车,买了一个高端跑车这样一个产品,在这个之上您希望更加个性化、独特、更好性能、更好品质、更好品位,那么宙庆就有用武之地了。
04 做完整的全球化战略还为时尚早,在中国市场能站得住脚才会有全球性竞争力。
汽车产经:长城华冠跟美国Mullen那边也有合作,跟欧洲的GFG也有合资,长城华冠在全球化方面发展战略是什么?
陆群:实事求是讲,作为中国汽车领域的公司,整个中国这个产业还处在蓬勃发展的早期,长城华冠属于从以设计服务起家,开始介入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当中的企业,包括宙庆的整车售后定制,我们是想在产业链中打造完整的生态。我们实事求是地说,长城华冠说有一个完整的全球化是为时尚早的,不能说我们开始做全球化战略。
我们和欧洲GFG的合作,还是着眼于把欧洲的设计经验、资源引进到中国来,为中国这件事服务。以前的合资都是制造环节,我们现在合资的制造厂,基本上都在技术、设计、开发层面,在这几个领域的合作没有现例,我们是第一个。
过去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合资合作,很大程度都是国外在主导,因为主要靠他们的产品、他们的技术。我们和欧洲GFG的合作则是我们来主导,为什么?在怎么样为中国的本土化市场服务这个层面,我们有更好的发展业务的能力,所以跟原来的汽车行业以外方为主导的,以制造环节为重点的合资是不同的,我们是全新领域的汽车合资模式,当然现在还是着眼于中国的市场。这也是刚才讲的,我们并不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战略下在做,我们其实还是要把中国的本土市场做好。
当然我们和美国的Mullen公司也有探讨,做有可能机会的探讨,这还是在早期。我们还是稳扎稳打把中国的市场做好。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很清楚知道,中国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中国的竞争就是国际化的竞争。其实如果在中国市场上能够站住脚,能够取胜,就已经天然具有到国外市场开展竞争的能力了,如果不具有在国外市场上竞争这样的信息和能力,其实你早晚在中国市场也会被国际的巨头打掉。
我刚才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还没有全球化的战略,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为全球化的格局做准备。这些跟GFG、跟美国公司的探讨也好,都是在全球化的视野里面来做的这种思考和布局,和尝试。
汽车产经:跟美国Mullen的合作,是前途提供概念,他们负责制造计划是吗?
陆群:现在还谈不上计划,我们还在探讨。
汽车产经:美国对中国品牌不那么欢迎,您认为进入美国市场会有很大的阻力吗?
陆群:我认为不光是美国不那么欢迎,我认为在全世界市场都不是那么欢迎中国品牌。不是那么欢迎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而是我们产品原来不够好。你要知道,如果我们产品竞争力足够好了,我们去他们会欢迎,给美国消费者带来足够的价值他们便会欢迎,但是给他们粗制滥造的东西,貌似很便宜,很低端的这种产品自然不欢迎,我觉得问题是怎么做好车,怎么把车做得真正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