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韩国电池新突破:4000公里1次充电,中国电动车市场要变天?

最近韩国那边可是搞了个大新闻,说他们研发出了一种能让电动车续航里程飙升到4000公里的电池技术。

这事儿要是真成了,那可真是颠覆性的突破啊!不过,这电池真的能这么牛吗?咱们得好好聊聊。

首先得说的是,现在的电动车,续航能力大多在700公里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电池技术的限制,尤其是锂离子电池

这种电池里头,石墨是个关键角色,它负责存储和释放锂离子。石墨的好处是稳定性和导电性都杠杠的,但问题在于,它的存储容量有限,这就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韩国这次搞的创新,就是把石墨换成了硅阳极材料。

硅这玩意儿,理论上的容量是石墨的10倍,听着是不是很给力?但别急,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体积膨胀,这事儿可不好办,因为一膨胀,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就可能受影响。

不过,韩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研究出了一种碳硅复合材料,据说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技术突破是一回事,能不能大规模商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想看,就算电池的续航能力提高了10倍,那充电时间不也得跟着增加?现在的充电桩,功率大多是7千瓦,充满一辆车得6-8小时。如果电池蓄电能力提高了10倍,那充电时间也得翻倍,这在现实中怎么操作?

而且,充电桩的电路负荷怎么办?这可不是简单增加几个充电桩就能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咱们得提提中国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市场份额超过50%。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都是杠杠的。

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技术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也是风生水起。这些企业的领先地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

再来看看数据,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里,中国企业占了六席,市场份额高达58.2%。而韩国企业虽然也有三家上榜,但市场份额自2020年以来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这说明啥?说明韩国虽然在电池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要在全球市场中超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韩国的电池技术要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还得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充电桩的功率在7千瓦左右,充满一辆电动车需要6-8小时。如果电池蓄电能力提高10倍,那充电时间也将相应增加,这对现有电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韩国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正在积极推进低成本高锰电池的开发,希望能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高锰电池比现有的三元锂电池产品便宜,能量密度接近,性能上也领先于磷酸铁锂电池

但目前锰电池还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商用化时间还不能保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