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再次递表港交所拟A+H上市,亿华通的潜力有多大?

8月1日晚间,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华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国泰君安国际和智富为联席保荐人。公司于2022年1月27日向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目前招股书已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已经在A股科创板上市,代码为:688339.SH。一旦亿华通在香港成功上市,也意味着亿华通实现在A+H上市的格局。

资料显示,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也是中国最早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批量化制造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设计、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的能力,亿华通的产品主要面向商用应用(如客车和货车)。

亿华通提供及出售具不同输出功率的各种燃料电池系统型号。亿华通开发出30kW、40kW、50kW、60kW、80kW及120kW型号,并于2021年12月向市场发布240kW型号。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公司在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为27.8%。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安装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目录中的75款燃料电池汽车上,让公司位居行业第一。

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亿华通步入了快车道。截至2022年7月25日,亿华通的的燃料电池系统已经为中国超过2100辆在路上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单台车辆平均行驶里程接近4万公里,累计安全运行距离超过8400万公里,累计安全运行时间超过180万小时,运营里程及时长均稳居行业前列。

但得一提的是,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燃料电池整车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规模较小,且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大多依赖于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倘若未来市场需求风向改变,公司的采购订单难免会受到影响。

亿华通的收入主要来自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燃料电池部件销售及提供技术开发服务。于往绩记录期,亿华通的最大收入来源为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分别占相关期间总收入的86.9%、87.3%、82.3%及92%。

产品生产存在重大季节性影响,是亿华通的另一个痛点。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其供应链不如内燃机或电动汽车行业般发达,公司于下半年开始集中生产后,最终的产品完成及交付时间通常会在第四季度,因此公司大部分收入会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予以确认。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下半年的收入占同年总收入的大部分。

除了生产销售受季节性影响外,公司还存在收入依赖大客户的问题。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亿华通向五大客户做出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5.08亿元、4.44亿元、5.3亿元及9370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1.9%、77.7%、84.2%及96.6%。

财务方面,2019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5.54亿元、5.73亿元、6.3亿元和9705.9万元;期内利润分别为4589.9万元、-976.2万元、-1.85亿元和-3588.8万元。对此亿华通也表示,公司的营收依赖于主要客户,且没有订立长期销售协议。如果失去重要客户的采购订单,将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多年以来,氢燃料电池依赖昂贵的铂金作为催化剂,因此生产成本高企,其商业化道路也十分艰难。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352.1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卖出291.6万辆,混动汽车卖出60.3万辆,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仅卖出0.2万辆。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处在商业化初期阶段,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市场销售的燃料电池汽车总数分别是2737、1177、1586辆,市场规模较小且采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商用车制造商集中度高。2020年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以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计的总市场份额达到93.2%。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2035年中国氢能产业值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交通运输领域氢气需求量将由2020年不足1%增至2050年40%左右。预计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将达到51200套,5年CAGR达94.8%。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降至2200元/KW,相比2020年下降63.3%。

氢燃料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较大的研发投入。目前,虽许多企业看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而纷纷加入研发行列,但大都未形成规模化运行,氢燃料电池业务营收占比很小,其中占比最大的为亿华通,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必然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预计未来10年生产成本将降低至目前的50%。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3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成本将降至当前的1/5(约800元/kW)。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将具有与内燃机汽车同等的竞争力并基本接近国外先进水平。至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按1:1配套测算,未来仅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就有超百万台的潜在增长空间,氢燃料电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公司计划将此次IPO所得款项用于拨付未来三年的研发;在年底前提升燃料电池电堆的产能;于拨付与核心业务一致并为其创造增值的公司的投资及潜在收购以及结盟,以于未来三年加强供应链;在未来三年透过产品推广及多渠道营销提升品牌认受性;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标签: 上市 潜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