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长城大禹电池实现1037℃不起火、不爆炸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普及,电池安全问题频发,电池起火自燃爆炸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给用户带来更强的安全保障,长城汽车推出了全新的大禹电池技术,计划解决目前电池在热失控等方面的难题。

“大禹电池技术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为理念,‘变堵为疏’,采用‘控+导=通’的核心技术原理,搭建4层5维安全矩阵,采取8大创新设计,包括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等,覆盖热源抑制、隔离、冷却、排出等各项领域,保障电池不起火、不爆炸。”9月24日,长城汽车首次对外详细揭秘了大禹电池技术相关理念和创新技术,会上长城汽车动力电池设计总监曹永强称,长城汽车计划将大禹电池技术超60项专利,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据悉,大禹电池技术将应用于下一代全新电动车平台,首搭车型为沙龙品牌第一款车型,并于2022年全面应用到长城汽车旗下车型。

目前行业内主流电池多采用NCM(镍钴锰)三元电芯,而大禹电池技术计划解决了困扰行业的NCM811高镍电芯安全性问题,从电芯、模组、电池系统、整车四层进行匹配,从电芯测试、系统数据、安全设计、虚拟仿真、测试验证五个维度设计理念,实现电池热失控安全防护。

大禹电池技术布局数十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突破电池本征、PACK设计、BMS 3大维度39个热失控故障节点,以保障电池安全。

同时通过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八大全新设计理念,实现“控+导=通”热失控安全矩阵,保证在“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任意位置”“加热两个电芯并连续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都能实现不起火、不爆炸。

为验证大禹电池技术的安全性,长城汽车进行了严格的NCM811电池热失控测试,执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内任意位置触发多个电芯,模拟热失控中危险极限场景。

据悉,测试温度最高1037℃电芯集聚触发热失控,大禹电池做到了不起火、不爆炸,保障电池安全。

大禹电池技术构建了整包级热失控燃烧模型,实现气流和火流多维度拟合仿真,填补业界空白。同时还颠覆了热失控领域先开发再测试的传统方式,从源头就避免了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弊端和隐患,从根本上保障了电池安全。而全数字化热失控虚拟仿真,则有效掌控电池安全设计结果,促进电池安全性地提升。

在大禹电池技术创新设计下,电芯内部热量被迅速导流,完全有效地保障了电池安全。

据介绍,大禹电池安全技术可有效解决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发生热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问题。除能量密度可突破190Wh/kg的NCM811三元锂电池,还包括未来随着镍含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也包括三元锂电池体系的NCA(镍钴铝)电芯及无钴电芯等,以及不同技术线路的磷酸铁锂电池。

同时,大禹电池技术还可百搭不同PACK的应用技术,满足未来CTC(Cell to Chassis)电池PACK与融合方式,进一步提升整体刚性。

标签: 长城 电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