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夏季汽车轮胎胎压为什么需要调整?应该如何调整呢

  • 环境温度&地面温度
  • 知识点&错误描述纠正:轮胎胎压的单位有两种标注方式,主流使用的标准为「英制压力单位-bar」,其次为国际标准强压单位「Pa」。国内使用的是英制bar,常规的“2.5压力”即为【2.5bar】;至于换算为公斤会比较麻烦,因为(1kg/1c㎡=0.9807bar),换算结果比较“乱”所以一般不使用这种单位计量。


    与温度
    • 高温会造成升高,相信吗?

    汽车轮胎本身并没有足以撑起车身的强度,支撑形状的基础是内部的「压缩空气」。空气被压缩本就会产生高温,因为“压缩”的概念是挤压空气中分子的间隙,在压缩过程中会造成分子运动而产生高温。那么汽车在行驶中也会不断且持续的“轻度压缩”空气,每一次车轮滚动到与地面接触的位置,都会显得“扁”一些。这是车身重量对空气的适度压缩,所以行驶中会升高,不过这并不是核心因素。


    「抓地力」的概念也许大多用户都不了解,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高转速运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造成胎冠(与地面接触面)的橡胶层出现形变。胎冠与地面的“碰撞”与相互作用力是所谓的“抓地”,然而这种行驶方式也必然造成磨损并产生【热】。冠层橡胶会不断的升温,温度可以达到“80℃”(摄氏度)左右;高温会刺激空气中各分子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间隙扩大会造成空气体积的膨胀,也就是升高。


    • 夏季如何调整呢?

    首先应以环境温度作为参考:平均温度在35℃左右,车辆以中短途代步为主的话,压力应按照建议值标准填充。因为短距离通勤不会让温度(与)升高过多,35℃左右的环境温度也不会让地面温度过于夸张,所以没有必要刻意降低。标准会在「油箱盖内侧」或「B柱前侧下方」位置标注,前后轮压力应按规则调整。


    地面温度与类型是第二参考:平均温度在40℃左右,车辆以长途通勤为主,此类车辆应以地面实际测量温度降低压力。比如在「火焰山」的地表温度可超过90℃,按照正常标准补充,车辆即使不驾驶也是有可能升高“0.5bar”以上的;此时如果持续驾驶则温度已经不可控了,爆胎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地面温度超过60摄氏度的话,在沥青铺装路面行驶应降低0.3~0.5bar左右,行驶中与商砼路面切换也不用担心,因为在磨损中总会达到温度的阈值,一般磨损增长0.5bar就是极限了。


    总结:夏季驾车是否需要调整,参考的因素主要是通勤距离的长短与频率,其次则环境温度与地面温度的标准。防止高温提升一次,之后行驶中再次提升导致爆胎;要知道越高,胎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越小,局部的高强度磨损会以更快的速度升高到更高的温度。所以夏季用车不用过于在意胎噪与磨损,保证留有增长空间的冗余才能保证驾驶安全。


    编辑:天和Auto-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